资源学院实验室安全责任制度
时间 : 2025-04-29 作者 :
为规范实验室管理,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保障人身、财产和环境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学院层面安全责任
1、实验室安全管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院领导是重要领导责任人,协助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其他院领导在分管工作范围内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负有支持、监督和指导职责。实验教学中心牵头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相关实验室切实配合落实工作。
2、院系安全工作队伍由党政负责人、分管实验室安全领导、院系实验室安全助理或安全主管、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员等共同组成;有带文号的院系文件如党政联席会/办公会等纪要、通知或制度等明确学院安全工作队伍的内容。
3、学院党政负责人与各实验室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
4、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和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建立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与准入制度。
5、安全工作队伍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各类隐患检查,对隐患整改实行闭环管理。
6、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培训和实施演练。
(二)实验室层面安全责任
1、实验室负责人是本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应对实验室安全工作负总责,严格落实实验室安全准入、隐患整改、个人防护等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实验室安全。
2、实验室负责人应指定安全管理员,负责本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员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执行者,应切实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3、项目负责人(含教学课程任课教师)是项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须对项目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制定防范措施及现场保障实验室安全。
4、实验室负责人应与相关实验人员签订安全责任书。
5、实验室安全员应与进入本实验场所的所有师生签订安全承诺书。
(三)责任内容
1、实验室主任的责任
(1)制定、实施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2)制定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告知实验室工作人员并落实;
(3)安排实验室工作人员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负责实验室安全检查及存在的问题整改;
(5)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行为进行督查检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实施预防和防范措施,减少事故、抢险,扑灭火灾以及事态升级的数量和程度。
2、实验室安全管理员的责任
(1)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2)具备相应防范知识和技能,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3)确保安全设施、器材和消防设施处于良好状态,保证合理安全使用;
(4)确保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工作正常;
(5)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卫生日查工作,并保存检查记录。
3、在实验室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人员的责任
(1)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获得准入许可;
(2)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3)对实验室内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不私自处理;
(4)掌握实验内容流程的正确操作
(5)熟悉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
(6)熟知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规范使用和处理;
(7)知晓实验室三废的规范处理方法,按照实验室的要求执行;
(8)实验室工作完毕物品归位,检查水电安全,做好相关检查记录。
(四)安全工作奖惩机制
1、强化实验室安全主体责任,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把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
2、学院应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纳入内部检查和日常工作考核和年终考评内容。对在实验室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履职尽责不到位的个人和所在科室(团队),应予以批评和惩处,情节严重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3、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后,依法依规开展事故调查,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事故责任。